生命有时并不需要很多,一瓢水、一份鼓励、一点微小的资助,也许就能扭转一个人的一生。
初中毕业后我上了农校,学了一些作物栽培知识,知道作物有一个需水临界期,作物在这段时间里虽然需水很少,但非常重要,需水临界期内缺水的作物,即使后来不枯死,也会成为僵苗,无论你怎样施肥、浇水,也不会有好收成。
不单是作物,人生又何尝不是有许许多多的临界期,只不过在人生的临界期里,需要的不只是水,还有别人的帮助、别人的关爱。生命是奇妙的,奇妙得让人难以置信,有时,因为有了别人一瓢水、一份鼓励、一份关爱、一点微薄的帮助甚至一次严厉的批评,人的一生就常常因此而扭转。
1946年的秋天,26岁的汪曾祺从西南联大肄业后,只身到上海谋生。由于找不到工作,身上所带的钱都花光了。他感到绝望,给远在北京的沈从文写了一封诀别信。当时他还没有从自杀的情结中解脱出来,很快就收到了沈先生的回信,沈先生在信中把他臭骂了一顿,并谈了他初来北京时的遭遇。那时沈先生刚刚二十岁,在北京举目无亲,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,就梦想着用一支笔闯天下。但只读过小学的沈先生成功了,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大作家。在沈先生的帮助和鼓励下,汪曾祺克服了种种困难,最后也成了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。
一年夏天,我跟随一位领导到一边远贫困的山区去搞调研,在一户特困户的家中,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在悲伤地哭泣,经过寻问,原来是因为交不起学费即将被迫辍学。我和那位领导倾身上所有,从身上搜出二百多元钱给那个小孩,并叮嘱他一定要好好读书。转眼七八年过去了,最近听说那个小孩如今考上了大学,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。我和那位领导都感到无比的欣慰。
是啊,在每个人的一生中,都会有一些急需别人帮助、需要别人关爱的时候。在这些关键的时刻,能得到别人的帮助、别人的关爱,哪怕只是一份安慰、一丝希望,生命便因此得以延续和丰富;但若得不到帮助,一个美丽的生命也许将由此而枯萎、凋谢。我非常庆幸在自己的生命中遇到了许多善良的人,在我生命中一次次关键的、危难的时刻,是他们用仁慈的心和有力的手帮我度过了人生的一道道关卡和险滩,用他们厚实的关爱帮助我重新扬起奋斗的风帆。
我也真诚地希望,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临界期内,都能有一些好心的人,关键时刻拉别人一把,让沉陷于危难之中的人能顺利度过生命的临界期。